0°躺平、90°内卷,年轻人选择45°松弛感

时间:2025-04-05 06:06:09 转载源:每日更新网 作者:月华 点击:2859次

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生活不易,当代“卷生卷死”的年轻人在感到焦虑时,选择及时“放自己一马”。如果说0°意味着彻底躺平、90°代表拼命内卷,那45°的人生则是不停地“做仰卧起坐”以达到某种平衡。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无论“浓人淡人”,越来越多的人用内心的来冲淡紧张疲惫的,成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主理人”。丨卡皮巴拉,好丑好迷人▲上海静安大悦城内,各种可爱的卡皮巴拉饰物、公仔和周边吸引众多粉丝挑选购买及打卡。(图片来自中新社)“”,水豚的西文capybara音译,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啮齿类动物。动物界的“松弛感大师”,在网络上“长红不凉”的神奇动物卡皮巴拉,凭借一成不变的呆萌表情、迟缓的反应,成了情绪稳定、与世无争的代言,也因此备受“打工人”的追捧。年轻人常用卡比巴拉的表情包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寻求心灵慰藉。卡皮巴拉在中国的走红,可以看作是关于与“松弛感”讨论的延伸,和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不无关系。当发疯不被鼓励,彻底躺平又不现实,大家只能渴望自己像卡皮巴拉一样情绪稳定,来抵挡现实——把自己想象成水豚,不管外界多么嘈杂,都不为所动只管干饭。人类的天性就是容易被可爱治愈,“萌”是全年龄段都热爱的奶茶,而“卖萌”则是生活战场中的成年人卸下了冰冷的铠甲,围着温暖的火堆坐下,在包容而无所顾忌的童年氛围感中同煮一壶奶茶。这种“幼年化”的心理现象,是人们的一种无意识的、撒娇式的对抗。让我们在小憩品尝奶茶后,重获童真的希望与好奇,勇敢地直面问题,重燃思考的火光。丨万物皆可Jellycat,成年人戒不掉的玩具▲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的创意十足的“玩偶麻辣烫”等文创产品受到年轻参观者的喜爱。(图片来自中新社)甘肃的“麻辣烫”、陕西的“肉夹馍”、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煎饼馃子”、广东的“乳鸽”、福建的“佛跳墙”……当前,许多城市和博物馆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毛绒文创,受到消费者热捧。在社交平台上,“中国人有自己的Jellycat(一家英国玩具品牌)”“万物皆可毛绒”时常占据热搜,年轻人更舍得为“可爱经济”蕴含的“情绪价值”买单。用学者韩炳哲的话说:“今天,我们最终消费的并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情绪。对商品的消费不无尽头,然而对情绪的消费则是无边无际的。”“可爱经济”的外在表现为文创新产品的“绒化”,内核则是尊重和满足公众的情绪价值。治愈系文化消费通过具象化的情感寄托与互动,暂时转移了人们的焦虑和疲惫,为现代人带来心灵疗愈。它巧妙地为人们构建了一个逃离日常生活困扰的空间,这个空间并非物理意义上的隔离,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避风港”。丨情绪稳定的打工人,都在工位上种香蕉▲摆放在工位的香蕉。(图片来自《潇湘晨报》)在繁忙的都市节奏中,许多年轻人的办公桌上悄然兴起了一股绿色潮流。一株株,凭借清新的绿意和“消除焦虑”的谐音,成为当下打工人最追捧的“办公搭子”。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芭蕉”指的便是野生香蕉或野生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香蕉的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从古代园林造景到如今的“办公搭子”,香蕉因其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被赋予了多种意义。如今,经过现代营销手段,香蕉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新一代时尚与解压的象征。丨半夜堵在马路上,夜色中找自己“”,大城市的高度繁荣和密集的工作,让“打工人”似乎难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白天,夜晚便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安抚情绪的最佳时段。今年夏天,热度急升的“night walk”(夜间漫步)取代“city walk”(城市漫步),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顶流”标签。“night walk”其实是“city walk”的“夏日特供”版。酷暑之下,年轻人的夜消费、夜生活、夜文化远比你想象的更精彩。▲在京杭大运河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一段河堤附近,一些体育运动爱好者组队骑行。(中新社资料图片)“”……一句多巴胺满满的言语引领着青年人踏上了一场场追逐日出的聚会。自今年6月起,夜爬活动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现象。在黑暗中前行,不仅考验着勇气、耐力和毅力,更是冒险精神和向往自然的体现。放下烦恼,卸下疲惫,或,飞驰在城市的夜;或是迎着月光行走在山间,让快乐、轻松充满每个细胞,这是正是当下年轻人去除“班味”的打开方式。丨以激情对抗荒诞,人生就要PASSION!▲12月7日,澳门,2024爱奇艺尖叫之夜现场。(图片来自视觉中国)“”这段来自脱口秀演员付航在脱口秀节目中夺冠时的表演火遍社交网络,也让脱口秀表演再次走入观众的视线。付航的表演看似疯狂、看似无厘头,但他从不嘲讽弱者,从不嘲讽爱情,他的Passion,只是为了真诚的表达自己。而这些,正是脱口秀真实的底色。脱口秀的幽默实践,不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有研究指出,脱口秀的幽默话语包含现实性、情感性及技巧性,在幽默认知上,观众会形成社会性洞察和享乐式体验两种反应,在笑声中释放生活的压力;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在笑声中思考生活的意义。至此,每一位脱口秀演员,每一场演出,都是在以幽默之名,传递温暖与力量。(完)综合中新社、《北京日报》《潇湘晨报》等编辑:崔相光点个“在看”不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